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作者: 龚宇烈,马伟斌,吴能友,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热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连续性且高利用效率,将替代化石能源为我国未来能源提供基础负荷。本文结合世界地热发展最新态势...

海南岛深层干热岩地热发电选址
作者: 李福(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阐述海南岛地热地质条件,地热源问题,地热资源类型,干热岩地热发电选址,地热发电环境问题,提出基础性概念性认识。

安徽省地热资源特征及远景区划
作者: 潘国林(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通过对安徽省地热资源分布、地热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热储类型的研究,得出安徽省地热的形成与断陷盆地、断块隆起带及深大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全省热储勘查类型主要有层状、带状、层状兼带状三种类型...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余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胡涛,朱家玲,张伟(天津大学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通过对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地热余热方案的可行性。利用模拟计算得出了相应的设计参数,建立了热负荷为10kW的小型LiBr-...

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地热田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 陈金国,周衍龙,杨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地热田是一个处于高温条件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系统,其构成的基本物质是地热流体和固体围岩,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反映了该系统内流体与围岩达到最终平衡的状态。因此,对地热流体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了解其特征...

可再生浅层地热能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分析
作者: 叶灿滔,马伟斌,龚宇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介绍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特点,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及其技术优势,对比分析地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较突出的节能效益。

CHINA IN KEY POSITION IN WORLD GEOTHERMAL DEVELOPMENT
作者: Ingvar B.Fridleifsson(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Geothermal Training Programme Orkustofnun)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1 INTRODUCTION Amongst the top prioritie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access...

河北省地热钻井技术及成井工艺
作者: 李砚智,张长茂(河北省国土资源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河北省地热钻井及成井技术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钻进效率及成井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就钻井设备、钻井参数、钻井泥浆、固井、气举反循环钻进、钻井常见事故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针对河北省不同的地热热储层...

CARBON CREDITS FROM GEOTHERMAL DISTRICT HEATING IN CHINA
作者:暂无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CARBON CREDITS FROM GEOTHERMAL DISTRICT HEATING IN CHINA

中国地热能开发与国际合作
作者: 郑克棪,董颖(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温泉利用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文明内涵,然而中国的地热能开发得益于国际合作的巨大帮助。改革开放后联合国给予的无偿援助赠予我们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更培训、锻炼了中国的技术队伍;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