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智慧城市建设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求

作者: 李德江,马瞳宇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研讨会暨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传统的单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及智慧应用的需求,通过地理国情监测实现的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

大力发展银杏产业振兴尤溪"三农"经济

作者: 肖笙,蔡尊巷,黄庆荣,陈兴旭,陈养,黄少明(尤溪县生物医药产业办;三明业之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明市尤溪国有林场)  来源:全国第二十次银杏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尤溪人称鸭脚树,为裸子植物亚门银杏钢、银杏科单种属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幸存下来的"活化石",属我国珍稀树种,银杏戴上国树的桂冠指日可待.尤溪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湖泊沉积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作者: 刘毅,罗宇涵,孙松,何毓新,柳中晖,孙立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深度段检出,76 cm深度以上基本消失;表明该区在5100 cal.aBP前后气候开始由冷转暖,冰川消融,陆壳抬升,相对海平面下降,同时大量的冰融水使湖泊逐渐淡化.沉积柱底部长链烯酮的检出阶段与东南极相对海平面较高时期相一致...

秦岭新元古代低氧同位素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 刘景波,张灵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同时没有18O亏损的上部单元将地表流体参与的热液蚀变结束的时间限定到635Ma.长期持续的地表流体热液蚀变不支持扬子地台上新元古代冰川事件的冰川融水致使岩石18O亏损的观点.

四川兴文县麒麟乡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生物地层序列

作者: 樊隽轩,吴磊,陈中阳,陈清,张琳娜,Soo Kwong-Yin,Singh Navpreet,李学康,王媛(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来源: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从富氧环境至缺氧环境的连续、快速转换;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地层序列也对应于奥陶纪末冰期结束后冰川快速消融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事件。

基于线粒体CO Ⅰ基因的中国沿海和泰国普吉岛里氏拟石磺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作者:暂无 来源: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781Ma BP,泰国群体约为0.035Ma BP,两者可能伴随更新世间冰期的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发生.

南极普里兹湾外大型丘状沉积体的形成过程

作者: 沈中延,高金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来源: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本文利用已公开的多道地震数据,对主要的地震层位进行了追踪解释和平面成图,解释了P1(前人认为的冰川沉积底界)以上的典型地震相;结合最新的公开水深数据,制作出了研究区的丘状沉积体的脊以及相邻的峡谷的平面展布图...

高效自动化克隆筛选技术在酶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国庆(Molecular Devices)  来源: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高通量筛选克隆技术在使用分子定向进化等技术对重要工业酶进行分子改造;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发现新型微生物酶制剂基因,如各种特殊环境(包括热泉、盐湖、大洋、冰川等)中的极端微生物酶新基因资源;研发新型高效微生物分泌表达系统,构建酶基因高效表达的工程菌等不同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养生的好助手-中华液

作者: 唐永桂(成都龙圣保健品有限公司)  来源:第七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松花粉是马尾松的雄性生殖精细胞,一切秘密均包含在精细胞内。松花粉与恐龙同生于气候温暖的侏罗时代,冰川世纪的到来,恐龙经不起严寒冰冷的考验成了化石,而松花粉却熬过了冰川寒冷活了下来,至今有亿万年了...

气候变化对明永村环境的影响及村民的认知与应对

作者: 曹津永(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来源: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基于传统文化体系的认知,与现代科技体系的认知差异很大。在明永藏民的观念中,由污染造成的冰川的融化以及环境的变化,首要的就是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先反省自身的义务做了没有,这种认知方式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