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数据流中频繁模式的评估与维护
作者: 宋国杰,王腾蛟,唐世渭,杨冬青(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来源: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1引言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在冰川查询、关联规则、冰川数据方和路由管理和IP包计数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结合数据流的特性,文[1,2]给出了对数据流中频繁项进行计数的算法...

中国野葡萄资源与利用
作者: 贺普超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romanetii)叶片化石,居今约有2000万年左右的历史。 200多万年前北半球出现的冰川期对当今世界植物的起源与分布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国因受冰川的影响较小,除东北寒冷地带保存的山葡萄...

青藏公路沿线第四纪冰缘现象及其在古地理上的意义
作者: 浦庆余,吴锡浩,钱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冰缘地质学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已有不少专著问世。我国冰缘地质学发展较慢,1947年李四光教授研究贵州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时,提出了关于洛湾盆地淡红—红棕色的垆姆沉积是在冰缘条件下形成的看法。

陕西紫阳地区(过渡带)志留纪地层及古生物
作者: 傅力浦,宋礼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根据下志留统四个笔石谱系的演化关系,结合剖面中微量元素最优分割与火山活动等地质事件的关系,以及奥陶纪末期冰川使海平面下降、笔石生物分异度的降低,对下志留统顶、底及四个阶段作出论证。建议中国下志留统划分为龙马溪阶...

利用重力异常研究亚东—格尔木地壳构造
作者: 孟令顺,高锐,周富祥,李莉,王华啸(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划分出了9个地体和13个较大断裂;给出了高原隆起及板块碰撞的模式。我们认为高原隆起的直接作用来自板块的碰撞,由冰川消融引起的均衡回升是非常微弱和不重要的,要把这种作用与构造运动引起的快速隆升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作者: 游新兆 乔学军 王琪(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是将两个不同轨道位置或不同时间获得的复数SAR数据进行相位差分处理,从这些差分干涉数据中我们可以特别有用的信息,用于绘制地形;测量诸于地震、火山、冰川运动等造成的地表面形变;研究植被覆盖特性、洋流等.本文主要介绍InSAR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从南极冰盖和气候演化研究历史的回顾看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沉积岩发现的意义
作者: 方爱民,刘小汉,李钟益,李潇丽,黄费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实验室;韩国海洋研究院极地科学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而且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因此,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质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南极冰川和气候演化研究的历史,总结了当前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西藏东北部的新生界及其层序讨论
作者: 韩同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许多资料已经证实,青藏高原形成的许多重大地质事件(如高原结束海侵的历史、高原的急剧隆起、气候变冷与冰川的广泛发育以及导致高原的最终形成等)都发生于本阶段,并且还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盐类沉积矿床...

钻孔摄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 王川婴,Carleton University,K.Tim Law 来源: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而且还可以被用于准确地获得相关的数据并进一步地从事定量的分析。钻孔摄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土木工程、石油工业、采矿工程、冰川研究等方面。本文全面地回顾了钻孔摄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现状,描述了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设备的技术特征...

西藏泥石流灾害成因浅析
作者: 王宏,巩同梁(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来源:水利科技的世纪曙光——水利系统首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泥石流是西藏境内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现象之一。西藏泥石流类型齐全,集我国泥石流类型大成,主要包括地震型、雨洪型、冰川型、冰湖溃决型等。泥石流系由泥沙、块石和含有电解质的水组成的复杂流体,它的容量高、流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