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中国地热科学的若干新进展——纪念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
作者: 庞忠和,汪集旸(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地热学作为地球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领域。李四光在20世纪开创的我国地热科学研究,5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热学科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从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作者: 赵文津(中国地质科学院) 来源: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从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李四光与地震预报
作者: 马胜云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自历史上第一次地震记载(公元前1177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3000多年历史中,发生过千百次强烈地震,每次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实现对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

地质之光 纪念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作者: 马胜云(矢志献身地球科学)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矢志献身地球科学李四光生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刚十五岁他就远渡重洋去日本学习造船,以求船坚炮利救中国。正在学习之时,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等发起的新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在日本东京秘密组织...

李四光和周恩来: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
作者: 马胜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骅要院辖各研究所迁往重庆,不去重庆就停发经费,搬迁事宜也概不负责。由于局势很不稳定,经李四光分析,主持广西的李宗仁(曾任国民党政府第五战区司令官兼安徽省主席)与蒋介石之间存在着

李四光和周恩来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
作者: 马胜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介绍了李四光和周恩来在抗日时期友谊的建立,浅谈了李四光在中国解放以后对中国能源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李四光对中国发展所做的贡献。

学习李四光学术思想,发展地球系统科学
作者: 高庆华,周显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当前地球科学研究已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阶段。李四光是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先驱,李四光坚持的系统整体观是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宝贵的学术思想。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不仅已经形成了地质系统整体观的理论体系框架...

自主创新的楷模: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作者: 李东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是我国近期提出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这四句话恰恰概括了李四光(1889~1971)一生的治学特点。重温他创建的地质力学和大陆车阀说将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创新...

丁文江地质学思想研究
作者: 蒋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以至于他真正发表的文章却不是很多。第四部分系统的对丁文江的地质学思想进行评述。主要是通过与李四光、翁文灏、胡适的思想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丁文江思想的特点。同时对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的构造分析
作者: 李菲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是华北板块内部最脆弱和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方,发生过多次断裂,褶皱和多次岩浆侵入—火山岩喷发,是李四光先生所创名的“新华夏构造运动体系”关键部位,是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剧烈...